生料带厂是广东肇庆市四会的一家民营企业,5年前还是租厂房小规模经营,只有10多万美元的出口额,当地政府看准前景积极扶持企业自主创新、找市场,现在该厂产品内外销均列全国同行前列,今年10月出口同比增长62.7%。 在广东肇庆,这样的事情不少。今年1—10月,该市外贸出口总值预计达20.13亿美元,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仍然同比增长14.2%;GDP增长高于广东全省平均数3.5个百分点,工业增速高于全省工业增速9个百分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面前,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
未雨绸缪 苦练内功
肇庆处于珠三角与粤西山区的交叉地带,70%左右地区位于欠发达的山区,与发达的珠三角相比属后发地区。肇庆人变劣势为优势,抓住东邻广佛经济圈及珠三角核心区,铁路、国道、高速路和西江“黄金水道”纵贯全境的区位优势,明确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一方面加大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力度,另一方面充分营造宽松的发展氛围,为企业成长壮大铺路搭桥。连续5年,每年实际吸收外资总额稳居广东东西两翼和山区市首位,累计达32亿美元。通过开门选商、叩门招商,参与珠三角新一轮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拥有“广东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省吸收外资重点工业园区”等金字招牌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区。
记者近日走访肇庆有关部门和企业发现,肇庆外贸出口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不降反升,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方面内强素质,依靠政策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升级技术、创品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外托扶持,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特别是融资难问题,促进银企合作,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贴身服务 “危”中见“机”
以高要、四会和肇庆高新区为主体的东南经济板块,一直是肇庆市工业发展的“引擎”。面对严峻考验,当地政府的服务不断“升级”,帮助企业破解危机,保障企业持续发展。
肇庆高新区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涉及提供融资服务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等10多个方面,共40多条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辖内企业没有一家倒闭或破产。该区还与广东六大银行签订119亿元的融资意向,其中专门针对企业的33亿元融资吸引了因成本增加而考虑搬迁的企业家的目光。今年1—10月,肇庆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3.6亿元,增长68.6%;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增长79.6%,增幅和质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同样,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四会自2005年以来就成立了3家担保公司,几年来为中小企业融资近7亿元。同时,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平台。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新发放贷款近20亿元,其中投向中小企业的占了65.8%。四会市中小企业局说,他们还落实专门机构对辖内企业实行“保姆式”联络跟踪服务责任制,“一旦发现企业确有困难,我们会立即调动资源帮助他们。”到目前,四会辖内4000余家中小企业无一家因国际金融危机倒闭。“四会现象”成为向广东全省推广的经验。
在一个个利好措施的鼓励下,肇庆市外贸企业不断创新,来自海外的订单不降反升。多罗山蓝宝石稀有金属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氟钽酸钾生产基地。今年初,企业原材料进口遇到困难,政府积极与海关、检验检疫、环保等部门协调并最终解决。1—10月,该公司出口额同比增83.7%,公司负责人曹七林说,政府的支持是企业发展风生水起的重要保障。
5年来,肇庆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超过20%,正成长为广东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